
陳子坤說案發當日與梁成恩均負責巡邏石圍角,梁成恩要留在警署工作,陳子坤一人巡兩條咇。
死因裁判官陳碧橋大惑不解,兩人有以下對話:
陳碧橋:你上司督察唔係咁講。
陳子坤:理論上一個人一條咇,我講實際上,多數兩個人一齊行。
陳碧橋(沉吟):上司講過唔同咇份的同袍,會互相幫助,所以相近咇份實際上一齊行?
陳子坤:我知佢(梁成恩)無行,要行埋01咇。
陳碧橋:你25分鐘前,已等車接返警署食飯,即係如果你11點食飯,10點35分就要等車喇。
陳子坤:頭輪無咁早,更車無咁早出去接人,10點9左右喇,兩個一齊等車,有傾有講嘛。
陳碧橋:點解一個人食飯,兩個人等車?
陳子坤:等車期間都係行緊咇,嗰度有好多的士非法上落客。
最後,死因裁判官算到,兩警員先後用膳,10點45分至13點45分的三小時,石圍角兩條咇只有一人巡邏,若有人留在警署工作,整個上午便只有一人行咇。
陳子坤作供告一段落,代表警務處處長的大律師葉德強講述警隊防搶槍訓練。
葉德強說,警務人員要受過射擊及防搶槍訓練,考試合格才能佩槍出更。
警隊每年三次安排警務人員到靶場練習射擊,當中有防搶槍訓練。
槍袋有防搶設計,得知竅門,才知如何拔槍,若按住槍袋,即使從後強拔也不會成功。
梁成恩上司警長戴偉良認為,梁成恩受過防搶槍訓練,不會被人搶槍。
戴偉良透露,當日梁成恩配備編號7215的佩槍,佩槍「輪瓜」內有六發子彈,快速上彈器內有六發子彈,合共十二發子彈。
受訓學警均需接受槍械及防搶槍訓練,為配合槍袋位置,警員都要用右手開槍。
成為警員後,每年亦要三次到靶場練習,期間會再接受防搶槍訓練。
警隊以往使用「交叉式」槍袋,槍袋放在警員左邊腰間,其後改為「直拔式」槍袋,放在右邊腰間,縮短警員拔槍時間。
「直拔式」槍袋具備防搶槍功能,有小扣緊扣佩槍的「撞錘」,槍袋另有鋼片,警員必須先把槍向下按,才可取出佩槍。
戴偉良承認,午膳時間巡警數目會減少,但同時有其他隊伍填補,如巡邏車、特遣隊、衝鋒隊等。
下午,死因裁判官陳碧橋、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,聯同司法機構職員、律師團、三男兩女陪審團,2時15分離開東區法院,出發前往石圍角邨石桃樓實地視察。
為免陪審團樣貌曝光,影響司法程序,一行人中途曾兩次轉車。
在石桃樓視察期間,大廈居民要暫停出入,大批警員在大廈出入口駐守。
陪審團會總結今次視察所得,方便庭上聆聽證人作供。
大約晚上7時30分,死因裁判官陳碧橋、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及陪審團,抵達尖沙嘴柯士甸道行人隧道,大批警員在場戒備。
代表徐步高母親的大律師葉賜豪亦有到場。
為令陪審團更了解情況,警方在案發當日警員簽簿位置,貼上放置更簿的箱。
一行人進入行人隧道,再到發生槍擊案的隧道出口視察,在現場逗留大約半小時。
死因研訊開庭第三日
徐步高母親張維美一直獲律師黃國桐義助,張維美曾申請法援,因資產超額不獲批准,改由徐步高女兒申請法援,最終未能成功。
聘請大律師費用高昂,單是文件影印費及翻聽法庭錄音帶已需萬多元,估計整個研訊涉及十萬元。
張維美儲蓄戶口只有約三萬元現金,最終沒有聘請大律師代為盤問證人。
開庭第二日,控方陣容鼎盛,律師黃國桐邀請年輕大律師葉賜豪出手義助。
代表張維美的律師團成員包括:
畢業於香港大學、於2000年取得大律師執業資格的葉賜豪,其徒弟Omar、律師黃國桐及助理律師蔡培華。
葉賜豪主力代表張維美,在死因研訊中盤問證人及答辯,其餘三人協助分析案情及處理文件。
葉賜豪向死因庭申請押後研訊至下周一(3月5日 ),以便有足夠時間準備,包括翻閱文件及證人供詞錄音帶。
葉賜豪說,相信對研訊進度影響輕微。
死因研訊主任陸貽信不反對押後,但表示:「有點意外,我未收到通知會有律師代表徐家。」
裁判官陳碧橋反對押後至下周一,指今年1月初法庭已通知徐家展開死因研訊,張維美在個半月內,未自行聘請律師,只假設必定能成功申請法援。
陳碧橋說:「要整個法庭延遲三日,對其他受影響人士是公平的嗎?」
最後考慮到各方利益,只批准押後研訊至本周五(3月2日 )。
尖沙咀槍擊案中,徐步高在大嶼山北警署下班後,先駕駛電單車往一個停車場,再轉駕一輛報失客貨車到尖沙嘴。
該輛客貨車屬於一間茶葉公司。
受聘該公司的職員叢偉文出庭作供時說,年多前因貪方便,送貨時沒有拔走車匙,結果目送客貨車遭人偷走。
叢偉文憶述,2005年10月5日,他駕駛該輛客貨車送貨往天水圍天頌苑一個街市,當時將車泊在商場停車場。
搬貨時見到一個年約25歲男子,但沒特別留意。
因送貨來回只需約兩分鐘時間,叢偉文沒有拔走車匙便離開客貨車。
回來時見客貨車被人開走,緊隨一輛大貨車,趁貨車駛離停車場,閘柱未降下時迅速駛走。
警員周偉賢作供時說,尖沙嘴槍擊案後,他與同袍往東涌找尋一架電單車,終於在一處天橋底發現。
他打開電單車車尾箱,發現一部手機、附有徐步高相片的個人八達通、圖書證、一張寫有油麻地警署電話的紙張,有一套衫褲。
死因研訊開庭第四日(2007年3月2日)
案發後率先抵達現場的警員羅寶東作供時說,他與梁成恩同屬梨木樹分區軍裝巡邏小隊第三分隊,兩人案發時相識一年多,份屬老友。
在案發日,羅寶東與一名女警最先趕到石桃樓,跑上五樓後甫推開防煙門,赫見梁成恩倒臥血泊中。
他記得梁成恩左眼眉有一個彈孔,後腦有大灘血。
羅寶東說:「我當時好驚好傷心,我不斷叫佢(梁)個名,失控落淚,不斷叫:『成恩!成恩!』,成恩無反應,亦無知覺,我檢查時,發現手尚有微弱脈搏,身體仍溫暖。」
羅寶東當時見到現場一片混亂,梁成恩的手提電話、警帽、原子筆、口供紙及紙張等隨身物件,散落在走廊各處,對開的走廊牆邊,有三個垃圾袋。
梁成恩身旁有一個相信是兇徒遺下的白色紗布口罩,女警當時冷靜地報告電台,急召救護車及要求增援。
新界南衝鋒隊第二隊警長黃志光隨後到場接管,眼見個別同袍顯得驚惶失措,他先叫所有人冷靜。
檢視後發現梁成恩的佩槍、子彈和上彈器全都不見,他擔心持槍兇徒仍在現場,隨時爆發槍戰,大叫在場同袍尋找掩護。
就在此時,梁成恩身旁的手提電話突然響起,黃志光考慮該電話是證物之一,他一直無接聽亦無干預。
事後證實該個手提電話屬梁成恩所有,當時打電話來的,是報案室女警。
救護員吳嘉輝原本駐守沙田區,當天剛巧調去梨木樹區頂更。
中午12時29分,救護車上傳來消息,通知石圍角邨石桃樓有警察暈倒,現場且有槍聲。
救護車約六分鐘後駛抵石桃樓,吳嘉輝和另外三名救護員步行上五樓。
吳嘉輝見躺在地上的警員梁成恩,左邊眉頭對落有一個「毫子咁大的窿」,後腦亦有一個傷口,地上除有一灘血,還見到有少量腦漿流出。
當時梁成恩已無呼吸脈搏,他們趕上樓時只拿了一張輪椅,救護隊目叫吳嘉輝落樓取擔架。
吳嘉輝取得擔架床折返時,在石桃樓地下遇上封鎖大廈的警務人員,警察叫他小心,懷疑兇徒仍在現場,要他先穿上避彈衣。
吳嘉輝與另一位隊員,花了約十至十五分鐘穿避彈衣,稍後在多名警察保護下上樓,然後合力將梁成恩抬走,救護車直駛荃灣仁濟醫院。
仁濟醫院急症室醫生郭永康,早在12時許已收到通知荃灣有槍擊案,做好準備接收傷者,梁成恩在1時19分才送抵急症室。
當時包括一名高級醫生在內,共有三名醫生及一名護士立即替梁成恩檢查,初步發覺已無心跳脈搏,他們仍盡最後努力,只是經搶救後,梁成恩也沒有反應。
1時41分,梁成恩宣告死亡,郭永康相信梁成恩送院前已死亡。
仁濟醫院急症室醫生證實,梁成恩身上有五處血洞,分別在頭頂靠左、左眼簾、左後頸、左肩及左胸下。
傷口周圍有燒傷痕跡,可確認為槍傷,頭頂傷口直徑四厘米,餘下四處傷口直徑一厘米。
院方用X光檢驗梁成恩遺體,發現頭顱內有一顆彈頭,胸腔內及左肩處分別有三塊及一塊類似子彈金屬異物。
郭永康醫生檢查梁成恩頭部傷勢後,懷疑子彈從頭頂進入頭部,部分碎片從左眉傷口穿出,彈頭留在右額位置,能輕易觸摸得到。
郭永康發現梁成恩左前頸有輕微擦損,與梁成恩曾被勒頸的說法吻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