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王Sir去咗邊?
馬六甲島 清真寺水上浮動
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島,是填海建造的人工島,小島渺無人煙,當地人稱為「雙島城」。
為發展這個距馬六甲著名景點不遠的地方,州政府於2003年開始興建馬六甲海峽清真寺。
海峽清真寺佔地一點八公頃,建築成本約一千萬馬幣(約二千萬港元)。
2006年11月24日落成,由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端姑賽西拉祖丁主持開幕。
建築融合中東特色與馬來元素,內部雕刻相當精湛,設計理念來自馬六甲州前首席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阿里,靈感來自他在吉達之行中看到的漂浮清真寺。
清真寺只有入口處與陸地接壤,底下是馬六甲海峽的海水,水位升高時,清真寺像一座浮動建築,從橋墩的水痕可看出漲潮時水位高度。
清真寺白色的建築配上洋葱式金色穹頂,還有漂亮綠色玻璃圖騰,三十米高尖塔,可作為燈塔。
馬來西亞超過六成民眾信奉伊斯蘭教,清真寺主要為穆斯林教徒而設。
周五是穆斯林的主麻日,相當於穆斯林的星期日,到來做禮拜的信徒絡繹不絕。
除特定時間,遊客可免費參觀,自由進入。
清真寺對參觀者的的衣著有嚴格規定,入內前先將鞋脫掉放在外面,旁邊有鞋櫃可以擺放,也可將鞋放在入口旁邊地上。
男性與女性的入口不同,女性在左側、男性在右側。
女士必須穿長袖衣、長褲、戴上頭巾,男士若穿短褲也不能進入,清真寺免費提供長袍及頭巾,但數量有限。
清真寺入口通道是藍色天頂,營造海天一色,入口有洗腳區與洗手間,清真寺內有按摩椅及販賣機,餅乾、朱古力、各式飲料都有,清水每瓶馬幣一元。
進入清真寺後是很大的祈禱室,供非穆斯林及女性進入,中央的一處禮拜堂,禁止遊客進入。
根據指示牌拐入左邊走廊,來到面對大海的露台,中午時份地面曬得灼熱,赤腳踏在露台地上十分難受。
向大海眺望,就是朝向西方麥加聖地。
海峽清真寺的金色穹頂,在夕陽下特別美麗,誦經聲與海浪聲交織,洗去凡塵。
夕陽餘暉散盡,清真寺在天黑會亮燈,整幢建築披上鮮艷顏色,與星月爭輝。
清真寺旁立了馬六甲海峽的地標牌,寫明眼前這片海洋是世界最長且最繁忙的海峽。
馬六甲海峽自古以來在海上貿易路線,佔有重要地位,明朝時鄭和七下西洋,有五次出入馬六甲,當地留下不少鄭和的遺跡。
大航海時代,葡萄牙、荷蘭、英國相繼佔領這塊土地,留下許多殖民遺跡,令今日的馬六甲充滿各種文化風情。
清真寺旁邊的沙洲,原計劃海洋主題公園,大型穆斯林百貨商場、酒店等等,但現時似乎是爛尾收場,變了鬼城。
海峽清真寺距馬六甲市中心約十五分鐘車程。
騎單車由雞場街去清真寺,約二十分鐘。
由荷蘭廣場步行前往約四十分鐘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馬六甲海峽清真寺
地址:Jalan Pulau Melaka 8, Melaka. Malaysia